弘扬太极文化,揭示太极真谛。同练养生太极,共享健康快乐。
太极源流

武当武术传人

上世60年代的三次抗争(上)

西安  路迪民

编辑的话:

太极拳是谁发明的?是中国武术史的重大事件。

“太极拳是陈王廷创造”是唐豪、顾留馨信口开河,主观之见、不尊重历史的妄言之说。许多武术家、武术理论家、武术史研究家和广大的太极拳爱好者,包括港台和海外的太极拳爱好者,对此提出否定意见,连续发表文章批驳唐、顾的论点。对这些意见,中国武术权威界却视而不闻。为此,太极拳正本清源的抗争历经二十多年。2014年开头,本网站欣喜地转载了两位太极拳史学家最近发表的考证文章,让我们和本站读者、太极拳爱好者,第一时间看到尊重中华武术历史的史学家的赤子之心,揭开了被污染了的太极拳历史正本清源的希望。

[正本清源现端倪-陈氏拳不是太极拳       当武术传人的三次抗争]

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,自清朝中叶面向社会以来,一直相传由武当张三丰所创。上世纪30年代之后,伴随着新文化运动中出现的疑古思潮,唐豪首先否定张三丰创拳,代之以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创拳说,并给杨式、吴式、武式、孙式太极拳强加了陈王廷这个祖先①。新中国成立之后,顾留馨继承唐豪的衣钵,在极左思潮盛行的时代,进一步使张三丰创拳说成为禁区②。然而,武当武术传人并未屈服极左思潮的压力,曾在上世纪60年代进行过三次抗争。笔者综合有关资料,对这三次抗争大致有了一个系统的梳理。现作如下介绍,以供太极拳史的研究。

作者:路迪民 练功照

两起事件,一个症结

三次抗争,是围绕着两起事件发生的。其一是对《五式太极拳》的编写,其二是关于“简化太极拳”的推广。争论的主要焦点或症结相同,就是太极拳是否由陈家沟陈王廷所创?“缠丝劲”是否为各派太极拳的共同理论?由此又引起了第三次抗争,就是被有人称为“空前绝后”的关于“缠丝劲”的大讨论。

《五式太极拳》的编写,是国家体委为了适应出国需要,打算把杨式、陈式、吴式、孙式太极拳合编为一本书。因为顾留馨“武术家”兼“革命家”的身份,曾为越南胡志明以及江青、宋庆龄、叶剑英等我国党政领导人教过拳。国家体委就决定顾留馨作为这本书的总编。顾留馨还建议把武式太极拳也编入,故而由原计划的四式变为《五式太极拳》。

1961年3月,人民体育出版社编辑闫海找到顾留馨,把原始稿件和照片全部交给他。其中,孙式用孙剑云的原书(1957年出版),吴式用徐致一的原书(1958出版)。杨式原计划用牛春明已经交给出版社的初稿,后因牛春明去世等缘故,改由傅钟文和周元龙编写。武式则由郝少如编写。陈式已有李剑华、李经梧此前写的第一路书稿,因李剑华老病,由沈家桢在此基础上编写动作说明。为避免重复,太极拳源流和共同理论专设一章,由顾留馨执笔。

可是,顾留馨很快发现,要对五派太极拳“统一整理”,并非那么简单,首先在太极拳源流和原理上的看法就不一致。杨式、吴式、孙式,都以张三丰为太极拳创始人,都引用了张三丰的太极拳论,在原理上不承认陈式太极拳的“缠丝劲”。徐致一竟然认为“陈式为少林拳”。就连编写陈式太极拳的沈家桢(兼学陈杨两式),也以张三丰为太极拳创始人,并引用了张三丰太极拳论。这跟顾留馨所坚持的陈王廷创拳说大相径庭。顾留馨犯难了,觉得“势难融合”。于是在4月初写信给出版社,说他的能力和时间都不够,提请另行物色总编。但出版社复信说,只能克服困难,完成任务云云。顾留馨只得继续干下去③。

顾留馨为了坚持自己的观点,首先要说服沈家桢,“我一再和沈老函商陈式写法,并说服放弃张三丰传拳和伪托拳论的引证。”1961年9月,顾留馨到北京在出版社住了一个月,写成“五式”的共同理论。期间三次访问徐致一。徐致一明确表示,“缠丝劲”为陈式独有,不应列入共同理论。顾留馨遂将源流和共同理论带回上海改写,但仍以“缠丝劲”为共同理论,后寄北京请徐致一、孙剑云等审阅。徐、孙签署意见,均坚持“缠丝劲”为陈式独有。顾留馨还认为,孙剑云原书中的“许多姿势不好”,建议用孙禄堂拳姿,未得到孙剑云回音。 1962年,孙剑云干脆向出版社坚决要回书稿,表示不参加“五式”。于是,出版社于1962年6月30日函告顾留馨,改变出版计划,以“丛书”形式分册出版。

1963年,杨式、武式、陈式太极拳的书相继出版加上1957年和1958年已经出版的孙式、吴式两书,五式总算出齐了。其中,杨式与武式均在封面注名“顾留馨审”。顾留馨借审阅之机,把原来流传的张三丰太极拳论一律改为“武禹襄著”。只有徐致一、孙剑云的书,在附录的拳论中仍然保留了“此系武当山张三丰老师遗论,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,不徒作技艺之末也”的原文。1964年,顾留馨将其原来整理的源流和“共同理论”部分,重新整理出版了《太极拳研究》一书,为太极拳的源流及历史定了调。

《五式太极拳》的流产,使顾留馨用“缠丝劲”改造其他流派太极拳的企图未能实现,但顾留馨在另一方面却成功了,其《太极拳研究》一书,不仅使张三丰成为封建迷信和伪托附会的反面人物,关于张三丰创拳的研究也成为禁区。时至今日,官方及院校的太极拳史论著,仍然以唐豪顾留馨的考证为准。

第二件事,关于“简化太极拳”的推广。1956年,国家体委运动司武术科组织太极拳专家,在杨式太极拳中摘取20个动作,编串成24式简化套路,易学、易练、易记,很快就普及到全国各地以至海外。该套路先以挂图形式,由执笔人李天骥的拳姿出版,1958年又由李经梧先生演示,拍成电影科教片推广,顾留馨在上海推广简化太极拳是积极的,但他在1961年11月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了《简化太极拳》一书,不但坚持陈王廷创拳说,还把陈式的“缠丝劲”作为简化太极拳的要领列入书中。

因为国家体委于1956年创编的简化太极拳,明确指出是由传统杨式太极拳简化而来的。传统杨式太极拳不讲缠丝劲,顾留馨用缠丝劲解释简化太极拳,就是坚持要用缠丝劲来改造杨式太极拳,这就引起了原编者传人的不满。

出版社告诉顾留馨,国家体委武术科的李天骥对此书很有意见,认为未经武术科审核,其中的陈王廷创拳说不能同意,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的。武术科毛伯浩科长于1961年12月12日也给顾留馨写信,说顾的书“与原著势难融汇”。顾留馨不听,于1962年2月又出了第二版,进一步论证陈王廷造拳,并列出了“陈世拳家世系表”和“太极拳传递系统表”。1963年10月,顾留馨为了与原编有所区别,遂将书名改为《怎样练习简化太极拳》出了第三版。

书名改了,内容没有变。国家体委仍接到不少人民来信,强烈反应在《简化太极拳》中讲陈氏创拳和缠丝劲不适当。于是毛伯浩对顾说:“以后是不是把简太停版算了”。体委武术处还给上海教育出版社、出版局、上海市体委分别写信,令其停止出版《简化太极拳》一书。顾留馨迫不得已,于1964年12月给出版社去信,通知“停止再版此书”⑤。

简化太极拳是以国家体委武术科的名义编写推广的,是官方行为,对于太极拳的普及起了巨大作用。顾留馨在未经武术科审批的情况下(只是在上海报批了),

把自己的源流观和缠丝劲加入简化太极拳中,显然是另起炉灶,别有意图。其结果正如《五式太极拳》的流产一样,不能得到武术界的公认,当然也不能得到国家体委的支持。其实,这两件事是互相关联的。顾留馨在《回忆关于太极拳的争论》中说:“我也明白,自从1961年出版了我编著的《简化太极拳》以后,武术科对《五式太极拳》的编写就不很支持了。”

伴随着顾留馨《简化太极拳》的多次出版’随之引起了武当武术传人的第三次抗争。即关于缠丝劲的一

场“空前绝后”的大讨论。

1964年6月1日,徐致一在《体育报》上发表了《略谈太极拳的缠丝劲问题》一文。他首先认为,“缠丝劲”是陈式太极拳的独特要求,与其他各式的“运劲如抽丝”之含义不同,不可混为一谈。在文章最后,他“借此机会”谈到,国家体委编写的简化太极拳说明书,没有缠丝劲的要求,而上海出版的《简化太极拳》里,却把缠丝劲列为要求之一”,希望“好好地明确一下,以免初学者无所适从,同时,也免得在广大练拳朋友中间引起无谓的迷惑”。这确实是个实际问题。该文虽未点顾留馨之名,显然是针对顾留馨的著作而写的。

接着,《体育报》围绕缠丝劲问题以及对顾留馨《简化太极拳》一书的看法,连续发表七篇文章进行争论。支持徐致一观点的文章,主要有赵任情的《太极拳缠丝劲和抽丝劲的异同》,李经梧的《对缠丝劲等问题的看法》。徐致一又发表一篇《再谈太极拳的缠丝劲问题——答罗基宏先生》。反对徐致一观点的文章,主要有罗基宏的《(略谈太极拳的缠丝劲问题)读后》和《(太极拳缠丝劲和抽丝劲异同)之我见》,以及龙奉武的《也谈缠丝劲》,洪均生的《对缠丝劲实质的看法》、《就太极拳缠丝劲抽丝劲问题再作商讨》⑥。

由于缠丝劲的讨论涉及许多学术问题,这里没有必要对双方的观点分歧作详细介绍。这个讨论也没有结论,突然停止了,夭折了(由此,香港新武侠>刊登辩论文章的按语中称其为“绝后”)。为什么要停止?据笔者最近得到的资料分析,大概是因为双方的调子都越来越高。顾留馨说李经梧的文章“别有用心”,他还打算引出李天骥写文章对其批判,“擒贼必先擒王”⑦。甚至有人说徐致一的“一柔到底”是“反动阶级,也要在各个领域抓着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作救命符”。另一方,有人竟把顾留馨的书提到“反党反社会主义”的高度(这些文章均未发表@)。荣高棠则批评,“把缠丝劲说的神乎其神,吓唬人,有什么意思”。贺龙指示说:“你们这样搞,是搞不出名堂来的!要另搞别的方面的!”于是停止争论。(续下期

————

①路迪民,《疑古思潮与唐豪的太极拳考证)),<武当》

2002年第10期。

⑦路迪民,《极左思潮与顾留馨的太极拳研究)),《武当》

 

太极源流 目录 太极史话 目录

正本清源现端倪-陈氏拳不是太极拳

当武术传人的三次抗争(上)

当武术传人的三次抗争(下)

陈王廷不是太极拳鼻祖

陈家沟不是太极拳的祖庭

唐村《李氏家谱》,直指太极源头

李道子与太极拳关系考

太极拳近百余年的发展情况

杨式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

太极拳是谁创造的

太极拳之流派

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证据

太极拳的源流

太极拳源流解谜

太极拳起源的争议

太极拳,道家传

蛇鹊酣战常山坡,轩辕悟创熊掌拳

终南山火龙传真道  张真人传

张三丰首创内家拳  张松溪传

张三丰首创十三势

蒋元龙大难不死,王宗岳后继有人

陈奏庭遇仙得神功,蒋把式感恩传砲捶

砲捶源自蒋把式